9月22日-9月26日,第22屆國際船舶與海洋結構大會(International Ship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Congress,ISSC 2025)在江蘇無錫順利召開。作為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領域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學術盛會,本屆大會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吸引了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名頂尖專家學者、行業專家及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技術前沿與發展方向。
本次大會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共同承辦,并得到無錫市人民政府及中國船級社的大力支持。這是繼1991年第11屆ISSC大會在無錫成功舉辦之后,時隔34年再度回到中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自1961年創立以來,ISSC始終以提升船舶與海洋結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為使命,現已發展成為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作為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的重要技術智庫,ISSC的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建議,為國際海事法規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堅實支撐。
大會期間,16個技術委員會圍繞海洋環境、載荷與響應、強度與疲勞、試驗與仿真、設計方法與規范、事故后結構極端狀態與全壽期風險評估、新材料應用與海洋空間利用、深海技術與海洋可再生能源、AI與數據應用等海洋技術領域的技術進展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報告。各委員會代表和官方評論員、與會學者展開了深入研討與交流,與會專家凝聚了廣泛共識,為未來全球船舶與海洋結構領域的研究方向與技術路線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屆大會不僅聚焦前沿研究,也系統回顧與總結了過往三年的重要進展,表彰了1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學者專家,體現了全球船舶與海洋工程界協同創新、共促發展。作為大會重要組成部分,主辦方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精心組織與會嘉賓參觀了其先進的科研試驗設施,系統展示了中國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研發領域雄厚的科研基礎能力、創新成果與工程化應用進展,有效增進了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和了解,為未來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創造了良好契機。
第22屆ISSC大會的成功舉辦與順利交接,充分展現了中國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不斷提升的科研創新實力和日益增強的國際影響力。大會匯聚全球智慧,研討前沿趨勢,不僅為世界船舶與海洋工程界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能,也為推動構建更安全、更綠色、更高效的全球海洋產業未來貢獻了重要力量!